走在校道上的时候有很大的风鼓动衣襟,很薄的外套在风里狰狞,阳光依然会斜泻下来,穿过青葱的枝叶筛落在我的身上,我喜欢这些灵动的光线碎片在身上蹒跚
傍晚的阳光很美,没有热力,没有绚彩,只是单纯的橘红色
我喜欢这样祥和的傍晚,并且我依然年轻
秋叶是静美的,即使没有风的洒脱,就自在射流渐渐的下降,铺下满地的金色
有人在秋天成果了满树的生果,而我成果了一地的秋叶,金色色的法兰西共和国梧桐树叶,树叶仍旧枯萎,再有点弯曲,在那些叶子下降的功夫,她们毕竟有了终身的到达了,而这终身的到达也闭幕了它们本来漠然置之在空间的到达
十年过去了,先前发表我文章的机关报、部门报、行业报、甚至一些党报,由于体制改革,大都被清洗掉了,保留下来的也不再开设副刊版
而我的创作态度也有了很大的转变,不再迎合编辑口味,不再把发表和赚稿费看成是写作的重要目的,不再认为文章千古事,离开文章活不了
对于我的生活来说,文章只是相当于饮食中的“盐”,而不是“食物”本身
没有“盐”的饮食是残缺的乏味的,没有“食物”的饮食却是致命的
网络诗歌对于当代诗歌创作的意义,除了我前面说过的口语写作化的出现,对于一元化的中国诗歌也是一次巨大的冲击!网络的出现让众多的民间的被主流压制和排斥的优秀诗人或者不优秀的诗人和垃圾诗人们,从地下转为地上
话语权力不再集中在某一小部分人的手中
网络诗歌的出现是中国诗歌真正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时代的到来
网络诗歌同时也是泥沙俱下的写作,但是我们有理由相信,真正的金子一定会留下来的
大浪淘沙,岁月和时间的风必将吹走浮土和秕谷!
去年暑期,全家人去北京探亲,在妻子的父母家愉快地生活了一段时间
8月下旬,我们乘火车南归
因为是硬座,夜晚靠在椅背上,似睡似醒
早晨6时30分,列车上开始转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其中一条江南某地堤闸溃破及抢险的新闻使我一下子惊醒过来
这条新闻报导的正是我生活过的那处圩区
简短的新闻很快播送完毕,我的心一时比一时沉重起来
灾难突如其来,我不知道在那里生活的许多亲戚朋友怎么样了,房屋财产想来也会受到损失
尤其让我担忧的是厝在坟地里的父母的棺木,如果给大水冲跑了,那真是我们做子女的罪过
1954年的长江大洪水,曾将那一带村庄淹成一片汪洋,村人流离失所,亲身经历那一场大灾难的人,至今余悸未消
但愿──我只能但愿,这一次的灾情没有那么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