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大学不能躺着学,文凭不能躺着拿

2022-11-05 15:45IP属地 广东1360
 大学不能躺着学,文凭不能躺着拿

相信很多人在高中时期,都听过“上了大学你们就轻松了”这样的话,类似于“玩命的高中,轻松的大学”这样的论断不绝于耳,对不少高考压力之下的高中生起到一定的缓压作用。然而,又有多少学子在读大学后甚至走上社会后才明白,奋斗才是人生的底色,大学并不该轻松。

2019年教育部出台系列政策,狠抓高校教育教学质量 《人民日报》评论:高校严把“出口关”,再混日子没出路

01重压的高中躺平的象牙塔

长期以来,教育格局呈现出 “重压的高中,躺平的象牙塔”这样的现象。

学生为了理想大学,在高中拼尽全力,重压之下的三年使得学生身心疲惫,于是到了大学则希望给自己减压。减压的同时也降低了对自己的要求,出现了“睡到三竿未起床”“课堂签到让同学帮忙代签”的现象,更有甚者将大学给予的安心学习、免受社会压力侵扰的“象牙塔”视为了“游乐场”。

于是有老教授感叹,如果以十几二十年前的标准要求今天的学生,不少学生的期末成绩是不合格,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整体上也较从前高等教育精英化时代的质量下降了很多。

近几年高校纷纷出手,落实“严进严出”,清退达到最长学习年限仍未毕业的学生,其中包括不少名校。

另一方面是考入大学的学生越来越多,高等教育已经进入了寻常百姓家。 高考的区分度在于考了什么样的大学,而不在于是否能考上大学。对于国内较高水平的研究型大学来说,优等生群体中的压力依然存在,学生的发展有了更为多元化的选择,给自己降低要求的情况较少,却不是没有。但对于我国高校中更多的应用型大学来说,学生对自己放松的情况较多,同时教师为了学生不良的成绩奋力补救,甚至放水给学生通过考试,放水给学生毕业的情况也时而有之。

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不少高校教师为了课程的选课人数多、考试通过率高,对大学生“放软松”,如考试划重点、对作弊行为纵容、降低过程考核和期末考核难度、直接帮助自己带的学生写论文……部分高校教师以“水”的形式拉高了学生和教师自己的考核分值,却破坏了教育的生命线。

据媒体报道,川大校长李言荣此前在四川大学研究生教育工作会上,针对教师放水、出现问题论文强调:如果当院长、书记,当教授委员会主任,当分委员会主席去层层放水,那可能用不了几年,你所在的学院、学科就会学术塌方了……对出现问题论文的导师一定要严格追责,就像我们修大楼的质量监控一样,几十年后出了问题都要倒查、都要溯源、都要追责。

为了让学生能够毕业,高校面对多次挂科考生设置了“清考”制度,在毕业前给予学生补考机会,使学生考试合格,最后毕业。即便 “清考”制度的本意是给予学生充足的空间,学好之前没有学好的课程,但在实际的落实上,不少高校教师给考生送分,使考生不费力气、没学明白也能通过考试。

“清考”的百度词条

下降的教育教学质量使得高等教育在社会评价中“贬值”,在大学期间没有以严格的教育教学方式给学生锻炼出真本领,也是当前不少课程过于理论空洞、脱离实际,甚或是导致大学生没有核心竞争力,最终“毕业即失业”现象的根源之一。

对此想问一句,老师“放软松”让期末考和最后毕业得以通过的学生,在毕业多年经历过研究生或者工作的要求后,还会感谢当初宽松的老师吗?

02“严进严出”难在哪?大学教师也有苦

然而,狠抓过程考核、严格期末测试、取消“清考”制度,让象牙塔中的“灰色空间”没有空间、扭转大学学风“严进严出”是一件困难重重的事,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点:

①讲求实用性的时代, 大学生求学生涯中求知的成分下降,对学历和就业的追求成分上升。学生对于学习的钻研精神受限于讲究产值的社会规则,很多内容来不及深究、很多知识来不及深学,就要紧锣密鼓进行下一步的学习计划。实用性时代的“有用性”和“时间”原则导致学生在学习兴趣与分数中选择了分数。

②大学生群体同辈竞争下,不少学生为了保研、留学、就业的现实需要,倾向于选择给分高的课程, 选课上精打细算,追求“性价比”,以投入更少的时间、精力换回更高的分数,而对课程难度较大和给分低的课程避之不及。质量高、要求严、干货多的课程“叫好不叫座”。

此前,《半月谈》就“本科教育被水课稀释”与“选课经济学”现象,评论道:

对于一些大学生来说,选课不仅要认真,更要“精打细算”,仿佛经济学家般计算投入产出比。如何用最少的时间、精力、作业投入换取最好的成绩, “选课经济学”成为一些大学生研修的重点……越是“水课”越受学生欢迎,长此以往会形成恶性循环,课程越来越水,“稀释”了本科教育。

③ 一门课程难度过大或给分低,课程就没有人选,由于选课人数不足,课程面临着被取消的风险。选课人数少和课程被取消对于高校教师来说都是打击,一方面压抑了教师授课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对教师生涯也有影响。

④挂科、不能毕业等压力会对学生心理状态造成一定影响,对于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的学生,可能会有极端情况的发生。

⑤成绩单上的不及格、毕业时未拿到学位证或毕业证、不能毕业或延迟毕业都会记录在档案上,对学生今后的求职和升学造成不可逆的影响。因此 大部分老师们不想毁了学生的一生,尽量让学生能毕业则毕业。

近些年,国内时常有硕博生延毕的新闻,使公众得以关注到硕博生群体的毕业难题。总体而言,高校对于硕博生的要求还是合理的,可是对于更为庞大的本科生群体,如果想要维持高等教育精英化时代的标准,高校从教师师资力量到具体的学风、教风建设都有些力有不逮。

对于高校教师来说,面临着的难题是:投入精力认真备课的课程,要求严格学生会不买账,“放软松”给学生能过则过、得过且过,学生的考核是通过了,然而违背了育人的本质,将没有得到严格训练的学生推向要求更高的研究生阶段或者就业中。

严师才能出高徒、勤学苦练才能锻炼出本领,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03大学不能躺着学,文凭不能躺着拿

如何在目前 高等教育在学总人数达到4430万人,毛入学率57.8%的背景下提质增优,为大学生的升学和就业打牢基础是高等教育的一大课题。

2018年,教育部印发了 《关于狠抓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的通知》(教高函〔2018〕8号),提出“各高校要全面梳理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淘汰‘水课’、打造‘金课’,切实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第一次在文件中使用了“金课”一词。

2019年,教育部“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有关情况发布会,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介绍,2019-2021年教育部将分三年全面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

 

具体为:通过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全面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提高高校服务社会经济发展能力。面向所有高校、所有专业,全面实施一流专业建设“双万计划”、一流课程建设“双万计划”、建设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一流基地,就是建金专、建金课、建高地。从而在全国高校掀起一场“质量革命”,全面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2019年4月,教育部印发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实施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的通知》。同年10月,教育部启动一流课程建设“双万计划”,即“金课建设”计划。

“金课”和“水课”是相对而言的,对于“金课”和“水课”的概念,吴岩司长这样表述:“水课”就是低阶性、陈旧性的课,是教师不用心上的课。低阶性就是学生不用抬腿就可以通过,课程中没有学生能力的训练,也没有学生素养的养成;“金课”可以归结为“两性一度”,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即是进一步提升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平台质量,推广金专金课金师、打击水专水课水师,专治“水”现象。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